技術詐騙不再“無責可追”?泰國推8項新規整頓電信亂象!

東南亞華人網:6月30日,泰國國家廣播與電信委員會(NBTC)召開會議,正式通過8項極爲嚴厲的新規,旨在強化技術犯罪的防控機制。這一決定意味着,不僅詐騙分子將面臨更大打擊,電信運營商若監管不力也將被追責。

根據NBTC公佈的細節,這8項措施將強制運營商依據2023年《技術犯罪預防與打擊法》修訂版,履行更多防詐義務,並在無法提供合規證明時對用戶損失承擔責任。具體新規內容包括:

1. 異常用戶立即停用:運營商需監測異常通話頻率、位置、SIM BOX行爲等,一旦發現必須立即暫停服務。

2. 可疑業務限時停辦:若被NBTC認定爲可疑業務,移動電話需在24小時內暫停,其他電信服務3天內暫停。

3. SIM卡註冊全面排查:2024年起新註冊SIM卡必須在90天內核查完畢,舊數據一年內清查完畢。

4. A2P短信管控升級:短信內容若含鏈接,必須提前驗證;發送者名稱需註冊備案。

5. 外國號碼實名限額:每名外國人在每家運營商處最多註冊3個手機號,且須通過護照驗證。

6. 遊客SIM卡限期:Tourist SIM有效期最多60天,不得通過充值續用,需重新實名註冊。

7. 禁止“幽靈設備”接入網絡:未註冊的SIM BOX和網關設備不得接入電信網絡,尤其是支持多卡的設備。

8. 國際詐騙電話加前綴警告:所有國際來電必須加警示標識,如 +697 或 +698,並開放拒接選項。

NBTC委員納塔通警上將明確表示,這套新規的實施,象徵着政府對“電信詐騙”零容忍的態度。未來,如果運營商不能證明其合規操作,將與詐騙造成的損失“連帶負責”。

此次變革預計將對目前泰國通信行業產生深遠影響。不少業內人士指出,此舉不僅有助於封堵境外灰產通過“電話+網絡”作案的通道,也將在短期內清洗一批“擦邊”中介與違規設備商,爲後續通信安全提供更強保障。

NBTC還表示,將配合警察局、反洗錢辦公室、網絡安全局等多箇部門同步執法,加快打擊節奏。隨着新技術犯罪手段不斷翻新,此類跨平臺聯動機制將成爲泰國反詐防線的重要武器。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