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南亞華人網:中國外交部於7月1日宣佈,正式對菲律賓前參議員弗朗西斯·託倫蒂諾(Francis Tolentino)實施制裁,理由是其“在涉華問題上行爲惡劣”。託倫蒂諾將被禁止進入中國大陸、香港及澳門地區。
這是中方近年來首次就前任外國高官的言行公開採取“拉黑”行動,釋放出強烈的外交信號。外交部發言人郭家坤在記者會上指出,託倫蒂諾等少數政客“爲個人私利,在涉華議題上惡意操弄,嚴重破壞中菲關係”,中方對此“絕不容忍”。
從地方市長到“黑名單政客”
託倫蒂諾生於1960年,是菲律賓政壇一位長期活躍的政治人物和律師。他曾任塔蓋泰市市長長達三屆、馬尼拉大都會發展局主席、杜特爾特政府政治事務顧問,並在2019年當選參議員。2024年,他成爲菲律賓參議院多數黨領袖,政治聲望一度居高。
在對華立場上,託倫蒂諾始終態度強硬。他是《菲律賓海域法案》和《羣島海道法案》的主要起草人,主張強化菲律賓對西菲律賓海(中國稱南海)的主權主張,曾公開批評中國“干擾漁民、從事間諜行爲”。
正是因爲這些言論,中方將其歸爲“反華政客”之一,並在此次宣佈制裁時點名批評。
“被拉黑是我的榮譽”
面對中國的制裁,託倫蒂諾本人不僅毫無迴避,反而聲稱這是“榮譽的象徵”,表明他將繼續“堅定維護國家利益”。
他在回應中表示:“任何外國勢力都不能讓我噤聲,也無法削弱我捍衛主權的意志。”他還表示將繼續推動對“外來間諜”與“潛伏人員”的定期審查。
這一表態,雖然在菲律賓國內部分民衆中贏得掌聲,卻也讓中菲之間本就緊張的外交局勢再次升溫。
背後的託家王朝:從政治到地產
託倫蒂諾家族在塔蓋泰市和卡維特省影響力深厚,父親曾任市長長達26年,弟弟現爲衆議員及奧委會主席。子女、孫輩分別擔任議員、市長、副市長等職位,家族式權力網絡覆蓋多箇層級。
除政治資源外,該家族在經濟領域也佈局龐大,涉足房地產、酒店、餐飲、旅遊等多箇行業,擁有多家企業與高檔物業,包括Tagaytay Brewing Corporation與多箇精品酒店項目。其家族資產與地方經濟利益交織緊密。
封殺動作傳遞了什麼?
這次對託倫蒂諾的封禁,是中國近年來少有的針對“前高官”的強硬表態。外交部的措辭中,“行爲惡劣”“不可接受”字眼直指態度,也意在劃清“利益操弄”與“合法分歧”的界線。
在當前南海局勢緊張、中菲關係複雜的背景下,這一事件對菲律賓政界乃至區域政治都將產生警示效應。某種程度上,中方此次“出手”,也是在提醒地區各方:玩火者必自焚,輿論操弄不是外交工具。
對於在菲律賓從事生意、投資、就業或其它行業的人羣而言,這類事件雖然看似“遠在高層”,但其實傳遞了清晰信號:
•涉華議題敏感升級,不當發聲可能帶來實際限制;
•國家之間的外交態度變化,也可能波及簽證、經商環境、人員流動;
•保持低調、遵守規則,是避免“無妄之災”的最佳策略。
人在異國,更應珍惜“可控的安全感”,與其去追逐博眼球的高調立場,不如走正道、懂規則、避風險,纔是真正的生存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