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南亞華人網:近年來,泰國經濟雖在疫情後緩慢復甦,但灰色產業卻愈發猖獗,靈活就業大軍不斷壯大,所謂“幽靈經濟”如今已吞噬近半個國家,社會矛盾日益尖銳,民衆對未來充滿焦慮。
據泰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(NESDC)最新數據,目前全國靈活就業人口已突破48%,涵蓋地攤經濟、小微商販、無證導遊、自由職業者、非法網約車司機、直播帶貨主播、博彩推廣員等大量灰色產業人員。這些崗位雖勉強支撐生計,卻嚴重缺乏社會保障,薪資低微,缺乏上升空間,令無數家庭長期徘徊在貧困邊緣,深陷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
曼谷、清邁、芭提雅等大城市,幾乎每條街道都能看到攤販、臨時工、跑腿員的身影。小紅書、TikTok等社交平臺上,越來越多泰國年輕人轉型“打灰工”,直播、代購、炒幣、線上賭博推廣已成新常態。表面看似煙火氣十足,實則危機四伏。
不少專家指出,這些灰色產業鏈條不斷滋生非法借貸、地下博彩、色情業,已嚴重侵蝕正規經濟基礎,影響社會治安,甚至加劇貧富分化。一位匿名學者直言:“泰國正在被‘灰產邏輯’綁架,年輕人看不到出路,社會信心快速滑坡。”
雖然政府不斷推出“夜市經濟”“地攤合法化”等措施意圖穩住就業,實質上卻治標不治本。若無法創造更多正規高薪崗位、提升教育質量與技能培訓,所謂“地攤救國”終究只是幻影。
如今的泰國,正被一股看不見的“幽靈經濟”裹挾前行。灰產橫行的背後,是一代人對未來的不安與茫然。若無根本性改革,整個社會恐將長期困在低端產業的死循環中,夢想中產,恐難實現。